對特發集團企業愿景、使命的體會
發布日期:2020-10-09 10:45:44 | 瀏覽次數:3399 來源:張正治/集團黨委辦公室一、信息尖兵,灣區名片:特發的企業愿景,即要實現的目標
特發的企業愿景,定位于信息尖兵、灣區名片,是立足于特發的兩大主業,把既有的產業基礎和未來的發展目標相結合,它們有廣闊的社會需求、市場空間及發展前景,大有可為。
特發產業多元且跨領域,但總括起來,可以劃分出兩大主業,一是戰略新興產業,包括5G領域,主要是5G元器件的研發生產以及傳統的光纖光纜、光設備制造等,軍工信息化領域,主要集中在通訊、信息這塊,涵蓋數據中心、智慧園區等戰略新興領域。在5G領域,從光纖光纜、通信設備到器件材料的研發生產,不斷延展。戰略新興產業其他方面,我們總的目標是實現國產替代進口。部分元器件原來都是從日本、臺灣、美國、歐洲等國家進口,現在基本上都實現了國產,我們也能自主生產。但現在很多器件用的材料還是從國外進口,因此我們就要鉆研做材料,從做單一器件,到以后研究做子系統,之后再向前發展成一個獨立的系統。
二是城市空間升級,就是在舊城區基礎上的升級和發展,不是去拿新地來建,跟原來的房地產開發不一樣。如我們小梅沙、香蜜湖的全面改造重建,以及特發地產的諸多舊城改造城市更新項目。在城市空間升級領域,我們只將占小部分的居住等物業出售,其它建成后的物業大部分自持,用來做商業運營和產業運營,通過產業運營來實現產業聯動發展,例如小梅沙的海陸空娛樂一體化、會展組織、高端婚慶場所打造、與高科技企業聯合展示等,旨在打造一個全方位、多層次、寬立體的產業平臺。產業服務方面,就是為入駐企業提供基礎服務,提供基礎實驗室;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人員培訓,甚至配套提供相應的供應鏈服務等。特發服務的轉型升級,從開始時的保安保潔,逐步拓展到機電服務設施、電梯空調消防設施設備保障維護等,再延展到會務服務、接待,培訓以及無人駕駛測試等等。不斷拓展、延伸現有產業邊界和服務邊界,并順著產業鏈進行橫向和縱向延伸,F今的產業邊界越來越模糊,跨界越來越多,利用集團產業多元化的基礎和優勢,在我們熟悉的產業領域深耕細作,必然可以贏得更大的主動權。
集團的信息科技產業,是特發在深圳市國資系統中獨有的科技產業,也是市國資委重點支持和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。城市空間升級方面,小梅沙和香蜜湖,都是深圳市重大建設項目,均按國際化、現代化、未來發展趨勢高標準規劃設計。信息科技戰略新興產業,就是要在我們既有的產業基礎上繼續發展,打造成有突出影響力的行業尖兵;小梅沙、香蜜湖曾經就是深圳的名片,后來逐漸落后褪色了,現在要重新塑造并且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,使之成為大灣區靚麗的名片。
總之,“信息尖兵”,定位為灣區信息科技產業國產化平臺運營商,涵蓋特發信息、麥捷科技、長龍、智勝等企業,聚焦灣區信息科技產業升級,打造灣區信息科技產業國產化平臺,構建基于產業運營的戰略體系,整體實現國產灣區化,灣區龍頭化。
“灣區名片”,定位“城市空間升級建設運營商”,涵蓋小梅沙旅游、小梅沙投資、香蜜湖、特發地產、特力、小貸、特發服務等企業,聚焦灣區城市空間升級,打造灣區運營平臺,構建基于資源運營的戰略體系,用我們的資源、項目、平臺,創精品、創經典,在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升級中,成為新的名片。
當集團打造信息尖兵、灣區名片這些都成為現實時,特發集團企業自身也將成為大灣區的一張名片。
二、匠心智造,逐夢未來:特發的企業使命,即其抱負和價值意義
(一)以匠心智造,實現特發的企業愿景
匠心智造,既是我們特發干事創業,實現信息尖兵、灣區名片企業愿景抱持的態度取向和著眼點,又是對策、措施和方法,簡單的四個字,但包含多方面深刻的內涵。
匠心,首先是匠心獨運、匠心布局、匠心謀劃之意。打造信息尖兵、灣區名片的企業愿景,這是特發長遠和宏偉的事業。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特發以高度的事業心、責任感、擔當和抱負,對未來負責、對后代負責、對社會負責,匠心布局、匠心謀劃,以預見性和前瞻性做好頂層設計,做好戰略規劃決策,筑百年特發的長青基業。這是一個極高的責任追求,體現了我們特發人干事創業抱持的態度取向。
匠心,又是匠心實干、匠心執著、工匠精神之意。信息尖兵、灣區名片,不是空談、唱高調吹響號、輕輕松松就可以干成的,不是粗制濫造就可以干成的,需要務實,腳踏實地潛心實干,需要發揚工匠精神,精雕細琢精益求精,專注和追求極致,把工作做精,把事業做實。非匠心無以打造信息尖兵,非匠心無以重塑灣區名片。匠心,體現了我們特發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質。
智造,首先是打造信息尖兵、灣區名片對我們工作的高端標準和要求,非智造無以當此責任,選擇智造,同樣是我們追求卓越的一種工作態度取向。從制造,到創造,再到智造,其科技、知識和智慧含量是逐步升級的,這是科技發展、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和時代要求。
智造,智在造前,先要智謀。打造信息尖兵戰略新興產業的定位和選擇,小梅沙和香蜜湖等一張張灣區名片的打造,均需要用智來謀劃、規劃,這就需要我們集眾智慧,廣集國內外專家、中介機構、政府部門和商家的方案、意見,以做出科學的正確的可行的、具有前瞻性時代性未來感的選擇和決策。
智造,核心在智,從制造、創造到智造的轉變,是需要知識、智慧和智能的。未來社會是知識社會、是智能社會、是智慧社會,互聯網化、信息化和智能化是社會趨勢。這就要求我們高度重視技術創新,運用互聯網思維做出智能和智慧的決策,以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與系統集成,由傳統制造、低端創造走向高端智造,打造以智能制造、智慧制造為核心的新型產業生態,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創新、管理數字化升級、企業數字化轉型,賦智慧于運營及管理,于項目、平臺、產品和服務,拿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智能智慧產品與服務、知名品牌、經典項目,不斷實現價值提升。
總之,智造就要智謀,就要集眾智慧,就是要科技賦能、創新賦能、知識賦能、智慧賦能。我們社會經歷了深刻廣泛的科技發展和工業革命,正在迎來新一輪更大范圍、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,新業態、新產品、新服務層出不窮,未來比過去任何時候更加依靠科技創新,依靠知識、智慧。這就需要我們特發人以更多的科技創新、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、更多的知識和智慧,充分運用5G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新技術成果,去開發利用和打造我們的資源、項目、平臺,打造信息科技產業尖兵、塑造城市空間升級,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新的名片,最終也使我們特發集團企業自身成為大灣區的一張靚麗名片。
(二)以特發愿景的達成,逐夢未來,體現特發的社會價值意義
特發的信息尖兵、灣區名片企業愿景達成,就是我們特發國企擔當和社會責任的體現;逐夢未來,體現了特發前瞻性的視野和時代擔當,既是我們特發的追求和抱負,又是我們前進的動力,使我們特發更有價值和社會意義。
逐夢未來,是我們特發人追求卓越的進取心、眼界格局和長遠抱負。把希望停留在現在,就是不思進取、原地踏步、小富即安;回到過去,只懷念昔日榮光,更是迷失和倒退;寄托于未來,才是前進不止步、才是進取和持續奮斗。未來對我們工作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,鞭策我們以更大的事業心、責任感,樹立更長遠的目標、更遠大的抱負。要面向未來開新局,不思進取、固守現狀,必落后于時代,遭時代和未來淘汰。
逐夢未來,體現了我們特發人迎戰未來的勇氣和信心,因為未來就是更大、更多的機遇和挑戰。從人類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來看,未來是美好的、未來是進步的、未來是發展的,未來是科技時代、是信息時代、是智能時代。這就需要我們特發人有前瞻性的視野、長遠的歷史眼光、事業心和抱負擔當,擁有科技型、知識型、智慧型、復合型高端人才,在我們的產業發展和戰略規劃中體現時代性、高端性、未來性。但同時,未來又是風云迭宕、不易預測的,會有十年未有、五十年未有的變局,會有百年未有、千年未有的大變局;未來是全球村,未來是世界市場,未來不可預知因素太多,市場環境變化莫測,這就需要我們有高度的憂患意識,提前布局、預測,事先謀劃、防范,有核心競爭力以待應變。
特發是一個有情懷有卓越追求的企業,企業夢家國夢,志存高遠,逐夢未來。我們用夢想凝心聚力、逐夢前行。夢想是我們不竭的動力,是我們活力的源泉,夢想激發特發人對未來的不斷思考和創造,夢想激發我們前行的勇氣,激勵我們勇擔國企責任,不斷改革創新、轉型升級、跨越發展,在粵港澳大灣區科技與消費升級的舞臺上,與合作伙伴切磋砥礪、與同行追逐競技,各顯身手,實現抱負。
我們是新時代的追夢人、未來的追夢人,我們用激情擁抱夢想,擁抱未來,逐夢產業發展、科技創新,逐夢城市空間升級、品質服務……信息聯通萬戶室,珠寶直入億家庭;地產精品連廣廈,服務譜寫中華情;梅沙浪涌濱海鎮,香蜜樓高入天云;商旅迎來四?,特發情懷暖人心……特發人匠心智造,逐夢未來,讓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更智能智慧,讓人們的生活更有時尚品質。
特發事業由夢想激發,由未來牽引。我們以開放的胸襟、前瞻性視野,著眼于企業的長遠發展,持續奮斗,追求卓越,功成不必在我,但功成必須有我,實現特發成為信息尖兵、灣區名片的企業愿景,使特發不斷做實做優做強做大,永葆活力,基業長青,在企業持續發展壯大中,在逐夢未來中,體現我們特發的國企擔當和社會責任,展現我們特發的社會價值意義。